See CDIA on YouTube Follow CDIA on Facebook
 

機構活動 >CDIA週年會員大會

主題:CDIA第四屆週年會員大會

日期:2018年3月23日
時間:下午四時至五時
地點:九龍佐敦登臺酒店

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CDIA)第四屆週年會員大會已於2018年3月23日下午假九龍佐敦登臺酒店圓滿舉行。會上進行了年度工作回顧及未來發展前瞻。


年度工作回顧

CDIA策動及匯聚商界特有資源,發揮更強協同力量,幫助本港青少年發揮潛能,將來在社會一展所長,貢獻社會。過去一年,CDIA於以下四方面獲得工作成果:


1. 「READY計劃」 成效明顯

CDIA創立「READY青少年職學裝備計劃」(「READY計劃」)至今已持續穩定運作三年,奠定完善運作機制,並獲得政府「兒童發展基金」(CDF)計劃營辦機構、提供工作體驗機會之企業機構以及受惠青少年的廣泛認同和支持,為擴大規模打下穩固基礎。

目前CDF計劃共有24間營辦機構採用「READY計劃」作為培訓框架,受惠青少年總數超過2500位。有意提供工作體驗機會的企業機構達數百家,八成為中小企,涵蓋50多個不同的工種和行業。

2017年暑假,CDIA首度正式推行「Y-WE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Y-WE計劃」),近百位年滿16歲並達標「READY計劃」前期培訓的CDF青少年,分別在65家熱心企業機構及政府部門實習,涵蓋35個不同工種,最終共88位順利完成。超過八成企業評價青少年與人溝通相處、守時及承擔責任能力等方面表現優良,更有超過九成半參加者(包括企業和青少年)表示對計劃非常滿意,反映計劃相當成功。

計劃詳情請瀏覽 「READY計劃」

(主要負責董事:方奕展先生、王育才先生、李陳嘉恩女士)


2. 拓發商界 熱心夥伴

CDIA為網羅更多熱心人才投身扶育行列,於2017年新設「個人會員」類別,使會員類別增至兩種:「企業會員」及「個人會員」。後者在會員大會上並無投票權。目前共有76家機構及33位有心人加入成為CDIA會員。「企業會員」今年錄得20%的增長。

CDIA商界夥伴「出錢」捐助、「出力」提供工作體驗機會、「出謀獻策」成為委員義務推動CDIA各項工作,盡顯企業良心,同時讓規模不一的CDF計劃營辦機構,特別是中小型的非牟利機構,也同樣受惠於CDIA龐大的工商界網絡和資源,最終使下代及社會整體受益。

目前已有數百家大小企業表示有意提供工作機會,涵蓋超過50種不同行業,包括:資訊科技、餐飲、創意產業、旅遊、金融、教育、零售、社企、設計、表演藝術、音樂、體育、環保、建築、出版、物流、物管、地產、工程、醫療護理等等。


3. 互動交流 力促提升

CDIA專注扶育本港青少年,同時不斷學習各地新知,組織各項交流活動切磋心得,務求與時並進。

睿智薈萃講座

年內,CDIA分別在三個季度舉行三次「睿智薈萃講座」,分別邀請了 :
-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公共政策部主管黃元山先生、
-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魏華星先生,和
- 麥肯錫公司專案經理李佩珊小姐擔任主講嘉賓。

每場講座出席會員友好人數超過半百,台上台下討論熱切,甚受啟迪。

講座回顧請瀏覽 活動回顧>睿智薈萃講座

「Y-WE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欣慶薈萃2017


接近五百位基層青少年、家長、企業機構代表及會員友好出席「欣慶薈萃2017」,場面熱鬧。

2017年10月7日中午,CDIA以「Y-WE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欣慶薈萃2017」作為年度大型活動,嘉許所有參與了2017年度工作體驗的青少年及企業夥伴。活動於荃灣悅來酒店舉行,並由潘燊昌博士冠名贊助。

當日出席人數達五百多名,由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張琼瑤女士(代勞福局羅致光局長)主禮,香港大學榮休教授程介明教授擔任專題演講「全民教育 全人教育 全民投入」主講嘉賓,更有青少年和企業高層代表上台分享參與工作體驗的心得。

CDIA同日發表《我才有用》故事集,結集了17個完成「Y-WE計劃」的基層青少年的真實故事,講述工作體驗為他們帶來的領悟和啟發。故事同時每星期於《JobMarket求職廣場》及《頭條日報》專欄連載。

活動回顧請瀏覽 「Y-WE 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欣慶薈萃 2017

(主要負責董事:鄧明慧女士、楊莉珊女士、莫綺文女士、楊軒誠先生)

新加坡交流團


CDIA訪問團成員與新加坡北爍學校校長及師生合照。

2017年年初,CDIA組成五人代表團前赴新加坡交流考察,並獲新加坡教育部副教育總司長林艷卿女士親自接待。

林女士分享新加坡藉著創立「特別」學校持續培訓考試不達標的學生,目標是「一個都不能少」。與CDIA的「READY計劃」類近,這類「特別」學校的課程內容設計沒有先例可援;學校的硬件、軟件以至整個文化氛圍,都以扶育孩子、關心孩子為重心,特別重視品格培養,與職訓並行。十年過去,「特別」學校由一家增至四家,並成功大幅降低不願上學的學生人數。

代表團團員均認同「新加坡模式」雖然與「READY計劃」的側重點不同,但無減其參考價值,尤其是印證了以培養孩子品格素養為核心的培育方式,確實能裝備孩子順利踏入社會,畢生受用,成就人生。


4. 完善架構與運作

CDIA註冊成立四年至今,所有開支全賴各界善長慷慨解囊支持。高層行政管理職務繼續由董事義務擔任,包括行政、營運、財務、會員發展、宣傳及籌款等等。董事會轄下設執行委員會,負責執行董事會的決議包括職員辭聘,落實推行各項具體工作細節。有關16/17年度之核數師報告及帳目,請參看 2017年報第29至42頁

CDIA繼續為所有受惠於策略夥伴「兒童發展配對基金」(CDMF)儲蓄配對金的CDF計劃青少年提供「READY計劃」,雙方亦繼續互派三位代表加入對方組織架構。由2017年起,CDIA秘書處更以「名譽職務」(honorary appointment)身份全面支援CDMF的恆常運作及活動,並由CDMF每月向CDIA支付象徵式服務費用,進一步鞏固雙方關係。

此外,承蒙三位熱心的資訊界企業會員擔任義務顧問,活用最新科技,將涉及大量聯絡及文書往來的「READY計劃」大部分文件電子化及重整工作流程,務求為「READY計劃」日後擴大規模做好裝備。是項工作仍在進程當中。

(主要負責董事:陳玉坤女士、李陳嘉恩女士、伍尚敦先生)


未來發展前瞻

「READY計劃」及「Y-WE計劃」代表著CDIA對社會和年青人的投資和努力。「READY計劃」實行三年,成效初現。去年「Y-WE計劃」首次正式推行,也成功交出不俗的成績表,證明計劃不只是扶青的理想藍圖,更為扶育下一代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本港著名學者、教育家程介明教授 撰文評論「READY計劃」、特別是「Y-WE計劃」時,指出計劃突破了教育傳統概念,動員社會力量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經歷,出現「大規模的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似乎在香港之外,還沒有出現過。」程教授更提議說「這類的政府支出,效益非常大,不能只看籌到多少經費,還要看撥動多少社會的意願和力量。政府不妨投放多一點資源,其放大作用不可估量。」程教授從全球宏觀角度及以全新概念,為CDIA的職學裝備計劃釐定性質及界定地位,使CDIA深受鼓舞。

踏入第五個年頭,CDIA將繼續鞏固與各方持分者的合作關係,優化「READY計劃」各項環節,集中資源,擴充計劃規模,使更多不同的青少年組群能夠受惠,令CDIA的工作更大步跨進,最終使社會整體更加受益。

參與「READY計劃」的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特別是徵集更多不同行業的工作體驗資源,需要依賴龐大的後援與行政力量。CDIA現在的方法是不斷籌款,換言之每年籌款的多寡,絕對操控著每年計劃展開的規模與受惠者的人數。CDIA將繼續致力扶助基層青少年平步青雲,既為香港工商業發展培養接棒人,亦為逐步解決香港跨代貧窮問題。而基於「READY計劃」帶來對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CDIA亦期望政府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撥動更多資源,擴充整個CDF計劃的規模,滿足來自基層的青少年,甚至更多有需要青少年的職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