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Y-WE計劃背景
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CDIA)有感不少基層青少年因長期缺乏優質的資源支援,因而志向空泛,價值觀普遍較負面,更缺乏理想和願景。同時,職場好比大海,一望無際卻又波濤洶湧,容易令人迷失方向以致手足無措。故此,有需要為他們提供有系統的入職培訓,並讓他們在實際職場試水溫,另一方面開放眼界視野,建立人脈,讓他們更有能力向上游動,長遠有望脫貧。
「Y-WE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Youth Work Explorer, Y-WE)是CDIA的READY青少年職學裝備計劃(下稱READY計劃)中不可或缺的部份。CDIA廣泛匯聚官商民界的資源和力量,為基層青少年提供實際的工作體驗機會,及早幫助孩子們鎖定志趣,訂立個人目標,把穩就業和學業的方向,自我增值。
2. Y-WE計劃簡介
2.1 服務對象
Y-WE計劃的服務對象是16-20歲在學,經學校或NGO推薦/提名的基層高中生,經過面試及完成READY計劃的前期培訓,成績理想便可參加Y-WE計劃。
2.2 計劃前期
透過READY計劃針對「生命教育」、「生活技能」、「生涯規劃」的前期培訓使青少年在就業和學業上做好準備,讓他們通過計劃獲得最大效益。
Y-WE計劃是READY計劃的重要核心部份
2.3 計劃中期
Y-WE會按參加青少年的興趣和潛能配對心儀行業,為期至少一星期工作體驗並在過程中支援學生。
Y-WE按青少年的興趣和潛能配對心儀行業
2.4 計劃後期
Y-WE結束後,CDIA會組織反思匯報會,讓學員分享在Y-WE中所學所得,透過反思、討論、匯報及引導,進一步提升學員自信心、規劃未來職志及進修方向。
3. Y-WE計劃獨特之處
Y-WE計劃的獨特之處有以下幾點:
針對基層青少年,並在關鍵年齡介入:
所有參加 Y-WE計劃的學員全部是16-20歲,來自弱勢基層家庭,由於成長條件匱乏,他們極度需要Y-WE計劃去彌補成長欠缺的機會和人際網絡。
針對軟實力培訓:
Y-WE計劃是個人軟實力的培訓,目的是希望學員及早體驗現實工作環境,提升視野,開闊眼界。計劃強調培育下代的良好品格和素養,包括建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從而加強他們的就業力,為步入職場做好準備。
持份者事前準備:
Y-WE計劃要求所有計劃的持份者(包括學員、社工/老師、企業、父母/監護人)都要做好事前準備。
按興趣潛能配對工種:
為了令學員與WEO建立緊密的關係,使Y-WE計劃成功,CDIA會按學員的興趣和潛能進行配對,讓他們能夠接觸到他們有興趣的行業,從而增加他們參加計劃的主動性。
反思分享沉澱所學:
Y-WE結束後,每位學員均會被邀出席「反思會」,分享他們在Y-WE期間的體會和所學。「反思會」由專業導師主持,幫助學員分析Y-WE的所見所聞和經歷,沉澱反思,此舉對學員甚有裨益。
不是暑期工:
因為Y-WE計劃是學員「生涯規劃」培訓的部份,所以並不是暑期工,WEO與學員 不構成 僱傭關係。
4. 龐大商界及政府支持
Y-WE獲本港龐大商界及政府支持, 這些提供工作體驗機會予基層青少年的企業及機構,我們稱之爲WEO(Work Experience Organisations)。
支持Y-WE的WEO有300多家,涵蓋72個行業,其中70%為中小企業,12%為上市公司或跨國企業,10%為政府/公營機構及8%為非牟利機構,計有聯合醫務集團(UMP)、新鴻基集團、聚福樓集團、景樂集團(King Parrot Group)、日本電氣(NEC)、華潤集團、康業物業管理、數碼港、灼見名家、商業電台和創世電視等。此外,在公務員事務局的轉介及推薦下還得到24個政府部門和半官方機構參與,如消防處、警務處、海關,路政署和天文台等,提供接近80個工作體驗機會,造就了大量成功的配對。WEO投放大量資源和時間在青少年身上,給予誘帶及講解職場經歷和行業實況,卻不求回報,他們的崇高精神是非常值得政府和社會表揚的。
5. Y-WE計劃的科學實證
香港大學在2020年正式公佈了它們在 2019/2020年為CDIA的Y-WE計劃進行的獨立研究報告結果。有關的調查研究針對Y-WE計劃對青少年的成效和影響,並訪問了195名參加Y-WE計劃的學員及166名非參加Y-WE的青少年。 調研結果顯示 Y-WE 計劃有助青少顯注提升:
1. 對人生和職志方向
2. 對將來在職場工作的總體信心
3. 對建立自已事業的動力
4. 對職場實况的認識
5. 對自己感興趣行業的入行和晉升方法
6. 對生涯規劃及發展的自我效能
調查結果的重點(見上圖)顯示,參加了Y-WE計劃的學員第一至六項的分數均從中等水平提升至高水平,全部項目均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反之,在此計劃調研期間的受訪對照組,即沒有參加Y-WE計劃的學員,在上述的幾項調研範圍均未錄得任何明顯的改變,其中五項的分數更是不升反跌。
領導是項研究計劃的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陳麗雲教授指出,研究結果顯示Y-WE計劃是一項非常有效提升青少年職業發展能力的介入項目,陳教授認為計劃若能廣泛在社會推行,對打破跨代貧窮問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希望政府能參考這實證研究結果,大力投資在基層青少年的職業導向,推行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倡導的「READY 計劃」及「Y-WE計劃」,為基層青少年提供培訓和工作體驗機會,培養他們的正向價值觀,建立人生方向,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及生涯規劃能力,面對升學和就業的挑戰。」
詳情請按以下連結查閱「Y-WE 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科學實證研究報告
https://www.cdia.org.hk/tchi/Download/HKU-Y-We_Research_2020.pdf
6. 學員對Y-WE計劃的分享
學員在完成工作體驗後,都表示得到多方面啟發;例如透過每天規劃工作,學到規劃人生並向目標進發;企業安排參觀不同部門,不單擴濶視野,更明白到做人和做事都不應衹有埋怨,要多角度觀察、分析和思考,積極尋找解決方法。此外,透過工作體驗認識職場文化、待人接物技巧和禮儀,增強了自信,做好入職準備。
一些學員的反饋分享
分享孩子的故事
CDIA Y-WE 計劃 - 經歷分享
策略夥伴: 羅桂祥基金
歡迎瀏覽以下影片,觀看Y-WE 計劃的受惠學員及導師分享他們對計劃的心得和感想:
VIDEO
VIDEO
導師篇
科技篇
VIDEO
VIDEO
醫療護理篇
工程篇 I
VIDEO
VIDEO
傳媒篇
工程篇 II